最文静东郊记忆——四川版的798地点:成都成华区建设南路中段4号(近成都工业博物馆)东郊记忆原名“东区音乐公园”,在红光电子管厂的旧址上改造而成。景区内有不少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红砖厂房、火车头和铁轨,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感,是领会城市进步变迁、回味过往岁月的好地方。


除此以外,东郊记忆还有音乐、动漫等元素,不只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寄托了年轻一代更多的梦想。旧与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髦、过去与将来的对话与碰撞,在东郊记忆里面犹如一趟生动的“时光之旅”。小通巷——成都悠闲风韵的剪影地点:青羊区蜀都大道西端(近宽窄巷子)每人都知宽窄巷子,却鲜少有人了解,宽窄巷子旁边的几条街巷是顶有意思的。小通巷虽然与宽巷子仅隔了一条街,但与宽窄巷子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宽窄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多嘴杂、吵闹和浮华,而小通巷给人的感觉却是文静、清爽和安静。

一幢幢灰色的老式楼房,构成了这条街最主要的底色。走近一看,你会发现有很多文静的小店。短短200米的小巷,一半是市井民居,一半是文静小店,奇妙而又非常和谐。

蓝顶美术馆——荷塘月色边的隐士地点:成都锦江区三圣乡荷塘月色A区蓝顶美术馆,是一家民办的非营利性美术馆,隐藏在荷塘月色旁边,建筑颇为现代,颇有的淡泊名利的隐士风范。

之前湖南卫视在某档节目中,还做过蓝顶美术馆的报道。蓝顶美术馆和普通美术馆不同,在这里不只陈列作品,还有作者的创作源头与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完整呈现出来,让作品活了起来。

崇德里——成都人的回家路地点:四川成都锦江区红石柱横街崇德里是锦江河边一条不大不小的巷子。里,这是一条小巷子,老成都对小街小巷的称呼,以城东南居多,如邻近一带的兴业里、东南里、章华里等。192024年代,一位名叫王崇德的商人在此买地建房,因此起名字崇德里。

整条巷子共有30多个院落,非常有典型的川西建筑的味道,而且还有由青色的砖瓦堆砌成的墙面,与典型南方建筑的斜坡顶,古香古色,叫人不禁像回到了古时候。

崇德里的新生,源于艺术家王亥之手。古色古香又文静静谧,环境舒适安静却不可以小看,大概一把看上去普通的椅子却价值连城!7322军工厂——等待还未遇到的缘分地点:成都武侯区高攀路26号早在清朝时期的洋务运动起,这里就已经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军工厂了,随后到了民国时期,则成为了陆军军工厂,而这也是现在成都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清朝末期工业建筑群。

现在的军工厂则焕发新生,被改造的很好,藤蔓砖墙,老旧感十足,相比于东郊记忆的工业感,这里更有岁月的印记。但整个厂区的知名度不够,即便是老成都人也未必了解这里的呢!


里面有几个值得一逛的小店,譬如火遍朋友圈但仍低调有内涵的的“造物且慢”手作店,里面有有造纸、印字、做年画等生活艺术体验项目,做完之后满满的收获感!

我非常喜欢,他们墙上的一首小诗:期望时光能慢到足够大家做完大家心之所想、爱完大家心之所属。無里创意工厂——成都西门的文静聚集地地点:成都金牛区花牌坊街40号无里创意工厂这是成都西门上打造的第一个创意工厂。泛着年代记忆的青砖红瓦墙、简单整洁的水泥平屋顶,现在却成为了文静年轻人的聚集地。

在无里,你可以一个人安静看书喝咖啡,也能三五好友,举杯小酌。有老字号小吃,也有新鲜日料,可以赏花拍照,也可以窝在沙发里享受阳光的洗礼。

里面有一个非常出名的“荒石公园”,从小通巷搬到了无里。在不少人的眼里,荒石公园只不过一家“非常好看的咖啡店”。我却感觉它在设计、陈列上都给人很多启发,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东西,能填满你整整一个下午的时光。梵木创艺区——成都音乐人的家地点:成都龙泉驿区东洪路666号之前这里被叫做梵木艺术馆,后升级为梵木创艺区。原先这儿只不过个乐器厂,大家为了保留这里原有些人文风貌,就在此基础上改导致艺术馆,以便更多音乐人有一个可以聚集的地方。

红瓦灰墙,高高的天窗,这里几乎完好地保存着当时的厂房,四周绿树成荫,清幽高雅,可以说是城市间难得觅到的大隐之地。空旷的厂房,不受视线上的局限,充满岁月感的工业情怀和人文气息展露无遗。在50余年艺术之声的岁月中,依然保存着“上世纪的艺术风貌”。

住宿推荐:现在成都的民宿很热门,民宿的体验与传统的酒店也完全不同!美宿成都春熙路八号民宿在一环路市中心地段小区环境优美房东小哥哥人也很好哦!有问必答,推荐成都旅游路线,攻略!完全不需要报团成都旅游,自由行预定一套民宿旅游中有哪些问题问民宿房东即可,很便捷!民宿预定电话:15108232220(微信同号)筹备到成都旅游的朋友,需要预定民宿或者需要成都旅游攻略的可以联系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