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对于老广来讲几乎是最熟知的旅游目的地,目前不需要隔离,筹备好所需的资料就能说走就走,加上澳门的酒店打折力度非常大,机票在某些平台上还有买一送一的活动,人也不算特别多,对于暂时不可以出国的大家来讲,澳门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说起澳门的经典景点,大伙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历经沧桑的大三巴牌坊、青春活力欧洲风的议事厅前庭、极尽奢华的威尼斯人,这三个景点,集中了大多数的游客。然而澳门最好看的的地方,就是当大家穿梭每个小巷子,它的每一面墙,每一栋老房,每一条街道,都有他的色彩,有着他们的故事,特别是当太阳照射在每个角落的时候,就仿佛帮那些街道重新上了色,让我没办法自拔,拿起相机不停地记录这美好的时刻。



当我拿起相机时,看见的是以前的生活活过的痕迹,即便年代一直在变,在澳门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过去的历史痕迹与沧桑。澳门的美,真的是去过了才会发现。

这次的澳门之行,还是比较随心所欲,没安排过多的行程,就想走走看看,三天两夜,分别在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各住一晚。假如只有一天的时间,建议游玩澳门半岛,这里的景点最为集中,氹仔和路环主如果不一样的豪华酒店赌场和青春活力的路环岛。因为没具体行程,第一天入住巴黎人酒店后,就直接到了路环岛。

宁静安逸的路环岛
澳方法环是一个非常小的离岛,相比澳门本岛来讲这里看上去十分宁静与安逸。人少车少,空气好,人文气息都非常朴素,既没灯红酒绿的娱乐场,也没吵杂的人流。然而,安德鲁饼店、教堂、葡国餐厅等一样也不少,这里还是韩剧《宫》的取景地之一,还有与老广最熟知的电视剧《10月初五的月光》同名的10月初五马路,是一条很与众不同的沿海小路。



从巴黎人酒店去路环可以乘公交,可以选乘21,25,26,26A等,公交车停靠站叫路环市区,这里和澳门半岛、氹仔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这里都是平房,看不到任何的高楼大厦,朴素的民居散落在四周,粉刷着各种青春活力的颜色,当地居民坐在树下喝茶聊天,或者在老旧的茶座里三两知己谈笑风生,这里俨然是一片不被打扰清静的小村落。




路环市区非常小,大家沿着如此的路线游走:路环市区(路环岛)恩尼斯总统前地—路环辉记美食茶座—安德鲁饼店—三圣庙—路环码头—10月初五马路—圣方济各教堂—谭公庙—天后古庙,如此,缓缓慢慢地走了一圈。




安德鲁饼店(总店)路环最有名的美食就是安德鲁饼店的葡挞,不少人都慕名而来。十一初五马路沿着海边那条马路走(注:澳门还有一条街也是这个名字,但在路环这条叫做十一初五马路,不同的),对面就是珠海横琴,日落黄昏时,景色也很迷人。圣方济各教堂这里的地标建筑,韩剧《宫》最后一集就是取景于此,信与彩静结婚的地方,外表鲜艳夺目,仿佛洒满了地中海阳光,前面小广场地面用葡式碎石铺成,正中一个纪念碑,纪念路环居民在1910年战胜海盗。





路环,算是最后一个保留着老澳门渔村风味的地方,这类刷上清爽颜色的沿岸居民楼、海面上色彩缤纷的铁皮棚屋,和以前渔民停泊船只的旧码头等,所有仿佛都停留以前。来到这里,你可以闻到一阵阵咸鱼干味道,走进来就能看到一些卖咸鱼干货的小店。傍晚的码头也很漂亮,在这里看日落,站在以前当地人上船的地方,想想当时送别的情景,别有一番感受。回望路环沿岸的渔村风貌,又或者远望对岸的横琴确实很好。夕阳无限好,只不过近黄昏,忙里偷闲,这里的确是一个很写意、看日落的好地方。



从路环回到巴黎人酒店已是傍晚,稍作休息后,就乘公交到澳门半岛看看夜景。感觉繁华大都市的夜景都差不多,所以就漫无目的地随意走走看看,穿过大街小巷,才发现美景有时就在不起眼的小巷中。从澳门半岛回到巴黎人酒店,仿佛又回到了纸醉金迷的世界,酒店门前的巴黎铁塔,到了晚上,灯光闪烁跟着音乐悦动,甚是迷人。



有人喜欢这里纸醉金迷的奢华气息,有人喜欢这里街坊邻里的人情味,有人喜欢这里西方建筑的清爽浪漫,有人这里东方大屋的端庄优雅。无论喜欢什么样的,用心领会这座城市,可能就能感受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味道。




紫醉金迷的澳门半岛

第二天,从巴黎人酒店退房后,就到威尼斯人走走逛逛,对面就是在建中的伦敦人,不过也已经开始营业了,但说住宿体验的话,还是比较推荐威尼斯人。我特别喜欢威尼斯酒店,具备威尼斯16世纪的文静复兴式风格,这里的人造蓝天和威尼斯风情建筑叫人感叹不已。屋顶上的雕刻和画作,彷佛走入了梵蒂冈西斯汀大教堂,整个购物中心被一幅偌大的天幕覆盖,天幕可配合电脑控制的灯光成效,打造出晨昏日出日落的云彩和天色,搭配着特点街道、运河、里亚特桥,令大家仿如置身昔日威尼斯的街道。



从威尼斯人出来后,就搭坐公交到澳门半岛的十六浦索菲特酒店,这里离大三巴比较近,穿过新马路,就能到达。去澳门,假如不走一走新马路,可能真的是白来一次澳门。新马路是澳门非常重要的马路之一,也是澳门要紧的商业中枢且周围有不少的旅游景点。东连殷皇子大马路,从南湾大马路起,西到火船头街与巴素打尔古街之间。


这段600多米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携带岁月痕迹的建筑,有古典主义风格的欧式楼宇,也有中国传统的唐楼。唐楼保留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风格,这类楼房的下方都有一条向街的走廊,走廊上有楼底遮挡雨水和太阳,以便捷行人逛街购物,如此的走廊俗称“骑楼底”。


在新马路漫步,整洁的街道两旁有不少手信店,还有不少特点饭店与小店,这里真是一个很有魔力的地方,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拐角就走进了叫人惊喜的小巷子。走在老街小巷,总让我想起以前的老宅,年月已久却坚固整洁,周围都是多年的老街坊,闲聊中透露着浓浓的亲切感,有种在现代小区里难得一见的味道——人情味。



从新马路悠哉的走走逛逛,就到了澳门代表性的景点——大三巴,正式名字是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原本是一个教堂,先后历程3次大火,最后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就是今天的大三巴牌坊。沿着楼梯走下去,有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这里陈列这不少宗教艺术品,表现了澳门丰富的传教历史。



在背对大三巴牌坊的左手边,有一条碎石铺成的斜坡,走上去右转,你会看到澳门博物馆,出去就是著名的大炮台。在炮台的空地上你能看到远处的澳门塔,其中有的大炮的地方正对着新葡京,非常合适拍照。大三巴右侧的小街道,有几个比较值得游玩的景点,比如极致美感的恋爱巷就非常合适拍照,曾有电影、电视剧在此取景,同时也是拍婚纱摄影的热点地。




由于国家地理杂志旅游摄影大赛的一张获奖作品,让我停不下脚步,继续游走老街小巷。应该不少人都看过这张照片,主要构建是80年代的澳门老旧建筑群,从旧建筑的缝隙中赫然立于之上的,是澳门霸道的标志性地标——新葡京酒店。

这次也走访了一些国家地理杂志获奖作品拍摄点,当大家跟着记录来到推荐地址的时候,假如只不过用肉眼看,确实能感觉到那类型似照片中气势磅礴的大片场景,然而,大伙都了解手机拍照一直会缩小这种自然界原有些气势。大家根据杂志推荐拍了几张取景,其实多找几处角度,就会拍出你喜欢的大片。



拍摄点1、东望洋新街,可以定位澳门斗门同乡总会


拍摄点2、马统领街和罗保博士街交叉的路口,可以定位厂家会大厦


拍摄点3、沙栏仔街,可以直接定位



由于这次大家大多数时间选择了步行取景,才有机会找到不少特别的地方,其实也是在步行之中看见平常容易让人忽视的美景。在东望洋新街还有不少小巷子能拍出特别有味道的照片。我很喜欢如此的小巷,由于它承载了不少普通人的情感,破旧的门扇背后,总是是一段绵长而温情的回忆。它记录了不少年少时的小故事,有时回头看,会庆幸它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也是难得的情怀。













澳门去了不少次,给我的印象仅停留在赌场和大三巴。这次花了三天的时间,在慢慢的游走中,我发现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澳门的奢华和怀旧,清爽和优雅,美景与美食,都叫人印象深刻。这座复杂又包容的城市,绝不止是个赌城,有着18世纪欧式建筑、80年代的中式骑楼、21世纪科技都市等三个时间节点融合着,把这座纸醉金迷城市背后的故事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感觉到生活最真实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