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古道作为一种基础简单的徒步,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可以坚持走下来。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周末携带家人一块走走古道, 不失为一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绍兴上青古道包含日铸岭古道和陶隐岭古道,与连接那两条古岭山道之间的万寿山步道,徒步路线为:锁泗桥—下马桥—日铸岭古道—上祝—万寿山水库—金渔村—陶隐岭古道—岭顶—新联村—青坛,全程约为11公里,包含上下3个400米左右的山头。
日铸岭
日铸岭日铸岭古道已有着2500年历史,是古越历史的见证。传闻是古时冶炼家铸剑之地,在春秋战国,越王勾践之父允常时,有位叫欧冶子的工匠,擅长铸剑,允常为了北抗吴,楚,就叫欧冶子铸剑,欧冶子按五方之位,采五精之气,炼了五把剑,起名字为:湛卢,纯钓,胜邪。鱼肠,巨阙,于此在春秋掀起了一个冶铸青铜器的年代,在日铸岭下,若耶溪旁和附近的赤堇山(铸铺岙),上灶,中灶,下灶架起炉灶,燃起熊熊炉火,欧冶子就借助当地丰富的矿藏资源(赤堇的锡,若耶的铜),办起了冶铸宝剑的场合,越国用了二十个春秋,最后灭吴复越。
万寿山步道
中间万寿山步道是“民间古道”,所以路面的路况不可以跟“官道古道”相比,“官道古道”路基材质较好,路面也宽,而“民间古道”路面比较狭窄,有些地方只能一人通过,有些路段是泥路,有些路段是涉水町步,虽然不需要涉水过溪,但走路时还应该注意。
陶隐岭古道
陶隐岭古道,也叫陶宴岭古道,据传它始建于南朝,完工于明清,因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所以此岭得名陶隐岭。
宋朝时,陆游祖父左丞相陆佃亦也曾隐居于此,在此结庐念书,陆佃的坟墓据了解就在陶隐岭的支峰下,为此陆游也曾多次来访,因是陆氏和陆游与陶隐岭古道的密切关系,宋将作监丞王修竹曾在此岭建陆游贤人祠,陶宴岭古道是绍兴通往王坛,嵊县的唯一通道。
古道徒步考验的就是毅力,一天走下来一定会累,肯定注意要多拉伸,预防肌肉凝结,不然腿会变粗。
上青古道如何走?